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召开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3-04-19

导读

12月25日,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线上顺利召开,会议主题聚焦“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本文字数:8672字

阅读时间:27分钟

 


2022年12月25日,以“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和《小城镇建设》杂志协办。年会采用“网络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在线参会人数达到1.8万余人。



上午的会议由学会常务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主持。彭震伟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主题为“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响应了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二十大报告延续并强调了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要求,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联动及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生活。可以说,每一项国家城镇化的战略都离不开小城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小城镇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是重要的结构性支撑。因此,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格局下如何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注小城镇在其中的作用,并探讨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本次会议将着重探讨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理念、规划方法,使小城镇更加健康、更加韧性、更加人文、更加智慧,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


 

彭震伟

学会常务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表致辞。何兴华副理事长对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参会同行们表示欢迎。他表示,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的年会始终发挥学术优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的会议主题“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结合形势要求,突出一个“新”字,遵循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是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次行动。本次会议尽管由于疫情影响无法线下开展,但是他对今天的报告内容表示十分期待。何副理事长也向克服困难、坚持工作的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向承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协办单位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和《小城镇建设》编辑部,以及媒体单位表示感谢。


 

何兴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本次会议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做了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一:面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刘新卫(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规划部主任,研究员)


报告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时代背景、概念内涵、编制逻辑、实施路径四个方面开展论述。从时代背景而言,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自然资源部门履职尽责的需要、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的考虑、引导项目资金要素投入的前提,以及统筹协调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对一定时期特定区域(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是开展生态修复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生态价值、促进人地和谐的国土空间类专项规划,纵向上已形成全国、省级、市县多级体系,横向上形成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技术标准、法规政策协同体系。


在此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已初步形成“摸家底、找问题、定目标、谋格局、强行动、保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逻辑,明确“规划传导—政策引领—监管服务—要素集聚—适应性管理”的规划实施路径,促进生态问题得到解决,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主旨报告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气候韧性及适灾承洪理论——以闽三角地区为例

 

曾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缓解气候灾害是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需将韧性防灾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保证其得以落实。


首先需要使安全韧性理论框架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调韧性防灾规划应贯穿“五级三类”的空间规划体系,鼓励应用技术流程与支撑体系;其次使韧性城市适应及减缓理论框架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与“适应”两类方法;最后以闽三角为例,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分析各类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韧性承洪规划探索。


报告最后再次强调,将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居安全保障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需求。


主旨报告三:可计算乡村——国家与乡村关系的构建

 

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导,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报告主要分为乡村建设的背景、传统乡村研究发现的局限、可计算乡村的框架与实证三个主要部分。从背景而言,报告认为乡村建设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国家对公共空间治理与农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因此从乡村建设切入研究国家-乡村关系,是当前乡村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乡村建设作为物质空间建设,能够被观察、度量与计算,是乡村研究走向可计算的基础。


报告指出,传统的乡村研究面临着乡村量大面广、数据获取困难、研究受限于个案等种种问题,因此特提出基于遥感影像、无人机影像与村景图片三大数据体系以及乡村要素“图-数”关系智能解译技术为基础的可计算乡村框架,以此探索国家与乡村的互动过程,形成多情景模拟过程的一系列技术方法体系。以期能在全国农房一张图系统构建、全国尺度的县域农房密度研究、聚落尺度研究、聚落分形研究、基于建筑形态的移民迁徙研究、村景视角的中国农房品质分析、村景视角的道路质量分析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主旨报告四:以高品质、低成本人居环境建设引领浙江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陈前虎(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健行特聘教授、博导)


报告首先明确浙江所属的发展阶段与区域环境。经过从低成本驱动到高投资驱动,再到密集创新驱动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浙江省的整体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达到高人类发展水平地区的要求,率先进入美好社会的现实同时也要求浙江的发展从物质满足向精神满足、从经济资本积累向社会资本积累转型。


在此基础上,报告作出针对高人类发展水平地区社会场景的战略研判。居民生活方式闲暇化、企业生产方式高端化、政府职能方式现代化的根本性场景转变,为社会资本积累、公民素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具体方略上,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需要完成生产型到生活型的转变,实现高品质的城镇化助推高质量的工业化转型。在中微观层面实现关注“机动车”到关注“人”的尺度转变、“单一生产环节”到“核心生态系统”的功能转变、低成本低质量到特色高质量的空间转变。


主旨报告五:制度视角下东亚地区小城镇建设与规划的经验引介及启示

 

张立(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导)


报告基于我国与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似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城镇化发展历程,指出当前对东亚的研究对中国乡村及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接着,从行政管理体制、财税制度、土地利用及规划、社会政策四个层面,对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做出详细介绍。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关注政权体系、事权分配和政府组织框架;在财税体制方面,关注其分配制度和财政收支;在土地利用与规划方面,关注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在社会政策方面,对政策实施背景与目标、实施内容与投资力度,及当前问题和成效进行了阐述。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报告给出东亚小城镇发展建设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经验启示。


上午的五篇主旨报告完成后,学委会主任委员彭震伟教授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认为,上午的报告体现了小城镇及其相关领域的新态势,即全视角及全域性,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小城镇研究要将生产、生活、生态作为整体考虑,关注生态与韧性;二是小城镇研究要放在国家的治理体系中考虑,做更加精准的研究;三是小城镇研究要关注全国的不同地区,如先发地区浙江需要思考后工业化时期如何高品质低成本的发展。


下午的主题会议环节由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温春阳总规划师主持。


 

温春阳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广州大学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系系主任)


主题报告一:新时期乡村特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初探——以京津冀为例

 

曾鹏(学会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乡村特色化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其基础逻辑应由“补短板”转变为“锻长板”。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特别是弱特色本底区域,“空间群落化”和“产业协同化”是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报告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整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既往乡村特色发展体系遵循特色萌芽阶段、类型拓展阶段和培育强化阶段逐步深入,当前来到全面特色化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报告总结了新时期乡村特色发展的主体要求,在“精准化特色定位+统筹区域要素配置”上进行完善,提出乡村特色发展的概念与框架,以期为广域乡村空间优势挖潜和特色激活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针对京津冀开展多尺度优势评价,分析京津冀地区既有乡村优势组合模式,为挖掘更多特色模式、指导特色规划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以“特色发展导向的县域乡村振兴专题规划”学生作业为实证案例,既是对研究成果的补充,也是高校教学成果的展示。案例以沧州市东光县为例,通过“识本底、辨特色、优路径、落机制”的规划思路,建立基于发展潜力评价的乡村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耦合乡村空间集聚度评估与产业发展特色化评估,提出乡村群落化模型,形成“多村一品”的乡村群落化格局,并提供了针对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主题报告二:苏南村镇工业用地减量化更新路径研究

 

雷诚(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推进村镇工业用地减量化更新已成为苏南地区乃至全国城乡转型发展与空间重构的重大议题之一。苏南村镇工业用地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蓬勃兴起—调整分化—转向发展—转型发展,如何推动量大面广、碎片化的村镇工业用地更新已成为苏南村镇转型的重大挑战。


报告首先从空间、产业、环境、利益四维度揭示苏南村镇工业用地现状特征,分析工业用地减量化面临的困境有:缺乏相关政策支撑,产业协同治理不足;土地产权构成复杂,既有规划实施困难;多方利益主体路径锁定,缺乏积极参与途径。对此,提出由全要素评判更新技术方法、全生命周期更新管控体系、全过程陪伴更新实施模式构成的工业用地减量化更新体系,形成“绩效主导、产业治理、空间管控、权益保障”四位一体的减量化策略框架。


最后,报告总结了在工业用地减量化更新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政策设计是难点、寻找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出路是堵点、保障基层村镇集体的收益平衡是痛点。


主题报告三:区位理论视角下镇级乡村空间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周学红(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四川省乡镇级、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践经历了从单镇模式到片区模式的转变。四川省推行的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极大地降低了四川省内的村镇密度,也使多镇联合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成为与“两项改革”相辅相成的政策研判。


理论层面上,区位理论是划定镇级乡村空间单元的内涵支撑。中心地理论明确了空间距离和要素组合对于产生空间聚集的效应,而镇级乡村空间单元划分就是对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区位特征进行综合比较,根据行政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产业基础等条件对中心地周边的乡镇进行有机组合。


技术路径方面,从中心地的确定出发,结合不同类型的单元划分来形成最终的片区规划格局。依据囊括自然、社会、经济指标的中心镇评价体系确定带动空间单元发展的中心地,结合自然地理单元、经济地理单元、文化地理单元等差异化格局特征,最后通过单元耦合分析划定镇级片区,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的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主题报告四:新时期市县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框架建构

 

唐常春(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乡规划一流专业负责人)


市县发展战略的确定对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报告从背景与理论辨析、战略研究与规划进展、战略规划框架构建、案例分析与思考四个部分提出了对新时期市县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框架建构。


报告首先指出当前市县政府仍然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职能,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为解决地方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空间解决方案。接着,回顾了目前战略研究的进展,并梳理了当前市级、县级以及产业园区各规划编制的侧重点与地方实践。


最后,报告对新时期战略规划框架提出初步构建思路,在国家级、省级等编制指南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战略研究与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结合岑巩县的国土空间战略研究实践进行内容总结与提炼。


四篇精彩的主题报告后,由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张立主任主持会议研讨环节,研讨主题即大会主题“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


 

张  立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本次研讨特别邀请了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耿慧志教授,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彭翀教授,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王明田副总规划师,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规划系主任赵之枫教授,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顾永涛副总规划师五位专家对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的概念、规划应对等问题做出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


 

耿慧志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耿慧志教授认为,小城镇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表现为突出的承上启下作用。近年来通过每年组织学生开展总体规划实习,以及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体会到目前不同小城镇存在分层化的发展差异,以县城为代表的小城镇发展情况较好,因为它集中了最主要的资源,包括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地方政府的开发政策工具倾斜、土地指标等各个方面。而一般镇的发展就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如高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被迁移,以及老龄化、青年流失等问题。


耿慧志教授指出,低成本规划对于小城镇来讲比较重要,具体表现在:居住在小城镇的人如果要到更高等级的城市去,可以通过便捷的区域性公共交通来解决;居住在乡村的人如果要到小城镇来,也有比较便捷的低成本公共交通能够到达。如此一来,小城镇的承上启下与服务广大乡村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低成本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相对大城市而言,小城镇所提供的居住、交通出行、服务设施等各方面的生存环境总成本较低,与大城市形成较好的差异性。


 

彭  翀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导


彭翀教授谈到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以及小城镇发展和规划如何推进?两个主要的问题。


首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二十大报告里出现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部分,可以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去理解。即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来说,在国家战略中,小城镇作为城镇化载体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与其他大中小城市具有错位特征,在功能上既有差异化分工,又需要重视其在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背景下的协调关系。


其次,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和规划应重视以下几点:(1)要重视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小城镇的城镇化成本是相对最低的,在融入生活和文化认知上也是最快的。(2)小城镇的空间布局要满足人民对空间的经济、生活、生态需求,重点推进小城镇宜居、韧性、智慧的建设。(3)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引导小城镇分类发展,差异化分析不同资源类型、地域空间、产业发展阶段的小城镇特征,进行针对性规划。(4)努力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如研判小城镇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人口和经济趋势,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开展科学量化的分析、有效实现资源保护,以及在规划编制上实施公众参与等。


 

王明田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


王明田副总规划师认为,我国近年来一直强调以人为中心,改变了过去以物质建设为中心的导向,二十大报告中也重申了这一原则。小城镇尽管目前没有非常倾向性的政策支撑,但其仍然具有服务于乡村、缓冲城镇化波动等功能,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保障地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边境稳定等重要作用。


从人口统计角度来看,“七普”中建制镇的镇区常住人口大概为2.4亿人,其下的集镇、乡村的常住人口为5亿人,即在小城镇或乡镇层面(县城未计入)覆盖了7.4亿人,超过全国人口的50%。因此,以人为核心开展小城镇层面的研究,有两个群体需要着重关注:一是未来到2035年可能要面临不少于2亿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里有2-3亿农民工也在朝着大龄化、老龄化的方向发展演变。传统的赡养老人模式难以为继,未来需要更多的靠社会化、加强国家财政转移来解决,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民工,一方面是倡导他们留城,但对于要回到县和乡镇的人,需要处理好他们的安置与保障问题。


王明田副总规划师最后建议:一是从国家整体来说,要加强资源的集中配置,加强乡镇和村庄统筹,不能过度分散;二是原先建立的宅基地、耕地、集体资产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保障体系,要向现代型的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体系过渡,与集体经济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挂钩。


 

赵之枫

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规划系主任,教授


赵之枫教授谈到,除了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目前许多位于乡村腹地的乡镇存在着“小镇大村”的现象,即镇区规划实施率较低、呈现出村庄面貌或城乡混杂面貌,与之并存的是乡镇生产效率低、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业,乡镇呈现出衰退状态。


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是学界一直在探索与探讨的话题。过去更多关注于空间、相对理想化,往往强调镇区作用、对镇域的带动作用;但治理层面的小城镇含义常被忽视。小城镇治理层级不同,处于国家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层级,必然在财税、土地指标等核心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我国特有的集体土地制度、五级行政体系、村民自治制度都深刻影响着县-镇-村的发展路径和空间形态。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什么”是值得思考的话题。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讲,从村庄跨越镇区、直接进入县城会成为一条主要路径;另一方面,人口就地城镇化成为一种新趋势,要求对处于县城与村庄之间的镇区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进行思考。从空间治理角度来看,镇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与集体土地密切相关的土地治理模式也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分配方式造成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无论哪种方式、都会更多地从关注空间本身转变到关注人,从关注镇区本身转变到关注人的城镇化的多元路径。因此在镇的差异化发展背景下,可以从空间规划和治理角度入手,立足于县域整体视角、将城乡融合作为抓手,深入研究不同县镇村体系的发展规律和路径,并在规划上基于空间、产业、设施匹配,来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广大乡村地区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顾永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总规划师,教授级城市规划师


顾永涛副总规划师认为,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呈现出人口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态势。从城乡融合的角度出发,小城镇对于乡村振兴的助力可以从三方面解读。


首先是产业发展角度。当前乡村发展模式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和农文旅互促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前者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具有普适性价值,后者更适于在城市和小城镇进行集中布局,因此在进行小城镇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为农业服务的产业园区布局。


其次是公共服务角度。经过脱贫攻坚,乡村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有了较大提升,但仍然功能单一、规模较小。依托小城镇可以配置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医疗与养老等。


最后是文化传承角度。乡村地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地,尤其是农耕文化。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景观应更多地向乡村看齐、更多地体现乡村的特色与风貌。


未来小城镇的发展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一般功能发育相对较好;对于人口流失地区的小城镇需要注意转型升级、精明收缩,更好地挖潜存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彭震伟

学会常务理事、小城镇规划学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会议最后,彭震伟教授对全天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学委会年会充分关注与讨论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小城镇发展。需要把小城镇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到其他发展方面构建整体目标,即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推动新的高质量发展,其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在国家的大发展格局中构建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是小城镇规划。小城镇规划已经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着“全域”的新特点,首先包括“三生”在内的整个空间体系,其次需要在区域的全部范围内架构,最后落实到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


小城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并同时在发展和规划层面体现。对于小城镇的规划研究及实践任重道远。


最后,彭震伟教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再次向支持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指导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贺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参会嘉宾、委员、专家学者等线上合影


12月25日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举行了线上工作会议。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囯际创新硏究院区域与城市发展硏究中心游宏滔主任主持会议,30余位学委会委员参加了本次工作会议。


 

游宏滔

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囯际创新硏究院区域与城市发展硏究中心主任


会上,张立秘书长对2021年下半年-2022年学委会工作情况做了总结,并表示将以2022年工作进展为基础,在2023年深化推进相关工作。


主任委员彭震伟教授向各位委员汇报了持续推进的学委会换届工作情况,并介绍了拟任委员组成人员情况;宣布了学委会《关于设置青年委员的决议》并介绍了拟加入的第一批10位青年委员。


随后,线上参会的各位委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促进小城镇规划学委会进一步发展的各方面工作建议。委员们希望学委会可以在不同区域组织专题性活动,发挥示范性带动作用;在学科建设上扩展、在学术研究方面更加综合等。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共同探讨“双循环战略下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年会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小城镇规划优秀案例分享”交流活动要点集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研讨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小城镇规划学委会2018年年会圆满落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